鋼鐵、化工、醫藥、食品飲料、煙草、芯片制造、電子組裝、汽車及零部件制造等行業的企業高度依賴自動化生產線,實現自動化加工、組裝和檢測。一些機械標準件由自動化生產線生產,如軸承。智能生產線在我國制造企業中的應用尚處于起步階段,是發展的方向。
隨著現代化工廠的發展,提高生產效率已迫在眉睫。許多工廠開始向智能化工廠轉型,用現代機械設備代替傳統的人力。在以前的裝配線上,人力是用來對產品進行分類和統計的。引進固定式工業條碼閱讀器設備,解決生產線上條碼自助檢測的問題,通過判斷條碼讀取的不同狀態來控制生產線的啟停,實現生產線的自動化。
自動化生產線智能化推廣的四點思考!如果一條自動生產線生產一種產品,所有的硬件元件都被鎖定在一個特定的動作指令序列中。當自動線為多品種混合線時,動作指令序列對聯調有復雜的要求。如果這種組合判斷比較簡單,可以通過PLC工控軟件來實現。如果說這種組合判斷比較復雜,那就是加入了智能分析、推理、決策等內容。簡單的狀態1閾值判斷不能滿足要求,需要引入復雜的軟件系統形式進行控制,才能滿足要求。據說這條自動化生產線可以支持多產品混合生產線,自動化生產線可以提供靈活的關聯控制和協調能力,可以說這條生產線具有智能化的味道。例如,自動數控加工線可以自動獲取和分析狀態,并發出指令調整硬件設備的工作參數;例如,自動數控加工線可以根據需要為不同的硬件設備傳輸不同的數控程序;例如,不同的產品有不同的工藝流程,并可通過柔性聯動進行控制,實現生產路徑的快速轉換,不同品種的產品在自動化流水線上混流交叉生產。生產線對產品性能保證的技術改進層出不窮。根據需要,可以分析產品性能指標的保障機制,如引入機器視覺,如引入自適應處理等,以豐富基于自動線作業知識的智能內涵。
智能車間的通用建模方法取得了新的進展。針對裝配車間性能優化中數學模型和智能算法的復雜性和局限性,沈陽自動化研究院智能生產線及系統研究室的研究人員采用了基于離散事件和智能算法相結合的優化方法,提出了一種面向DES的通用物流建模方法,它統一描述了離散車間內各工位的物流過程,快速建立了物流模型離散車間生產模型為復雜離散車間生產提供了一種有效的建模方法。通過運用改進的遺傳算法和多因素實驗對生產工藝、設施布局和生產配置進行優化,得到布局方案和設備配置、人員配置、暫存區配置、物流車輛配置,面對新一輪的產業革命,發展智能制造是構筑制造業競爭優勢的關鍵。智能制造的一個重要特點是通過柔性可重構生產系統實現定制生產。建模與優化方法是構建柔性可重構生產系統的基礎。